生物处理池成京郊农民废水“绿化带”
更新时间:2010-09-06 17:52
来源:中国广播网
作者: 李文蕊 屈辰 通讯员 刘艳阳 李建邦
阅读:1814
在京郊大孙各庄镇吴雄寺村有着这样的4块“绿化带”,它为生活污水做着“新城代谢”,成功的将不可用的废水变成能浇树种粮的重水,它就是有着“人工湿地”之称的生物生活污水处理池。
“人工湿地”是一种特殊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,该技术采用人工湿地生态床的净化机理,可有效去除生活污水中的有机质和氮、磷等成分。处理流程是首先将一户或多户住户的生活污水集中收集,通过管网进入地下处理池,处理池上面是一块长满水生植物的公共绿地,可以达到净化水质的效果。这种“人工湿地”生物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有很多优点,非常适合农村地区。因地制宜、实施简单,可造在住宅旁的空地上,也可利用水塘以及公园的景观池改造;投资少,维护方便,且占地面积小,配合种植水生植物,还可达到美化景观的效果。
据了解,近年来北京市顺义区大孙各庄镇加快环境治理步伐,以节能减排、生态工程、绿化工程等综合治理为重点,利用湿地生态系统削减生活污染负荷,有效地节水百余吨。
声明: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。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及时更正、删除,谢谢。

使用微信“扫一扫”功能添加“谷腾环保网”